
意志、能力、性格、气质、人格.ppt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意志、能力、性格、气质、人格.ppt
- 资源描述:
-
1、四、意志过程 (一)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为,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二)意志过程的基本阶段 1.采取决定阶段(准备阶段)。 (1)动机冲突(斗争) (2)确定行动目的动机斗争解决以后,行动目的就可以确定下来.目的有远近,远近目的要结合起来. (3)选择行动方法和制定行动计划 2.执行决定阶段 执行阶段要执行意志准备阶段所做出的决定。 执行阶段的自我调节功能: 反复修订自己的行动方案,审定自己目标,检查自己行动的方法和手段,使之与目标的实现更靠近。,(1)动机冲突(斗争):双趋斗争:接近接近型冲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双避斗争:回避回避型冲突。前怕狼后怕虎。趋避斗争
2、:接近回避型冲突。 进退维谷 左右为难 多重趋避斗争: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一个人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的,而每一个目的又分别具有趋避两方面的作用。像这种对几个目的兼具好恶的复杂矛盾心理状态,称为多重趋避冲突。,(三)意志的品质 1.意志的自觉性 与自觉性相反的特征是意志的动摇性(也叫受暗示性)和独断性。 2.意志的果断性 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即冒失)是缺乏果断性的表现。 3.意志的自制性 对困难表现出畏惧、惊慌失措,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与冲动是缺乏意志自制性的表现。 4.意志的坚持性 坚持性是指在行动中,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为实现预定的目的坚持到底的心理品质。,(四)青少年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3、(1)培养明确的生活目的,确立明确的奋斗目标 (2)提高情感对意志的支持作用 (3)设置困难情境,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4)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5)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6)加强意志的自我培养,五、个性心理 (一)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 1.需要的特点: 2.需要的种类:根据需要的起源可分为: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生物性需要是与维持个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和种族延续有关的需要。 社会性需要是起源于社会生活的、人所特有的高级需要。 按照需要对象的性质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物质需要是指对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需要。 精神需要
4、是指对社会精神生活及其产品的需要,如、爱的需要、审美需要、求知需要、娱乐需要等,是人所特有的需要。,需要的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AH马斯洛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的需要包括不同的层次,而且这些需要都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层次越低的需要强度越大,人们优先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再依次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把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三)兴趣兴趣是力求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使人对某些事物给予优先注意,积极地探索,并且带有积极的情绪色彩。 兴趣的种类:根据兴趣的内容,可分为物质兴趣与精神兴趣;根据兴趣的倾向性,可分为直接兴
5、趣与间接兴趣.兴趣的品质: 1.广度: 2.集中: 3.稳定性: 4.效能:,(四)信念和世界观信念是坚信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并支配自己行动的个性倾向,表现为个人确信某种理论、观点或某种事业的正确性和正义性,对它抱有确信无疑的态度,并且力求加以实现。 世界观是信念的体系,即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它包括自然观、社会观和人生观。世界观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以社会意识形态而存在的阶级的世界观,属于哲学研究的范畴;二是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个人世界观。世界观是在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与信念的基础上通过人的活动而形成的。它一旦形成,就对其他个性倾向性及一切心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因此,它是个性倾向性的最
6、高层次。世界观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决定着个性发展的趋向与稳定性;影响认识的正确性与深度;制约情感的性质与情绪的变化;调节人的行为习惯。,(五)能力,一、什么是能力能力是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一)区别: 1.概念内涵不同; 2.迁移范围不同; 3.获得方式不同; (二)联系 1.能力是获得知识、技能的前提; 2.能力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发展。,1.概念内涵不同 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技能是指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活动方式有时表现为操作活动,有时表现为心智活动。如维修电脑,2.迁移范围不同 能力:广阔的使用范围很多活动都
7、需要记忆、观察 参与 知识、技能:在类似的活动和情景中会开电动车,学开汽车 也很快 3.获得方式不同 三者发展不完全一致 知识技能随着学习的加深不断积累 能力随年龄增长会衰退,(二)联系 1.能力是获得知识、技能的前提; 一个人的能力影响着掌握知识的深浅、快慢、难易和巩固的程度。能力既是掌握知识的结果,又是掌握知识的前提。 2.能力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发展。在组织恰当,方法合理的掌握知识的过程形成技能,同时发展着能力,离开了学习和训练,任何能力都不可能得到发展。能力不表现为知识和技能本身,而表现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三、能力的种类,一般能力: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就
8、是平时说的智力。 特殊能力:指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模仿能力:指人们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活动来学习各种知识,然后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反应的能力 创造能力:指产生新的思想和新的产品的能力。,认知能力: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智力。 操作能力:指人们操作自己的肢体以完成各项活动的能力,是在操作技能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社交能力:是在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四、智力与智商(一)智力的概述智力是个体各种认识能力的有机综合,其中抽象思维占据核心地位。,(二)智商的概述第一个智力测量量表:比奈-西蒙量表推孟:斯坦福-比奈量表斯腾提出“智商”概念来表示被试的智力水平智力年龄:指
9、以儿童得到的正确项目数对应于某一实际年龄一般儿童得到的正确项目数为依据计算出来的智力形式。比率智商计算公式为:IQ(智商)=MA(智力年龄)CA(实际年龄) 100,一名儿童的生理年龄为10岁,心理年龄为12岁,他的智商是多少?另外一名儿童的生理年龄为12岁,心理年龄为12岁,他的智商是多少?,韦克斯勒:韦克斯勒智力量表成人智力量表(WAIS),16岁以上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 ,616岁韦氏学前儿童智力量表(WPPSI),46岁 分别测量个体的言语能力和操作能力 改比率智商为离差智商(deviation IQ)。 离差智商的计算公式如下:IQ(离差智商)=100+15Z Z=(X-X
10、)/S,离差智商 离差智商的原理:人的智力按常态分布,离平均分数越远,获得该分数的人越少。因此离差智商就是根据被试在同年龄总体中的相对位置计算出来的智商 。 离差智商公式:IQ10015ZZ=(X-X )/S,解释:从IQ的公式中可以看出:智商的高低决定于Z分数。 Z是标准分数,表示离团体平均数的标准差的个数。 个体的分数离平均数越远,Z的绝对值越大,对应的IQ值就越远离100,如果Z分数是正的,那么测得的智商就高,否则,Z分数如果是负的,测得的智商就越低。,某个年龄组的平均分数为70分,标准差为10分,甲生测验得80分,比平均分数高出一个标准差 IQ10015Z100+151115,WAIS
11、-R的结构,言语分量表 知识 理解 算术 类比 数字广度 词汇,操作分量表 数字符号 图形完整 木块设计 图片排列 组装物体,五、国外学者的智力结构理论,1.单因素智力理论 人物:高尔顿、比奈、推孟 观点:人与人之间智力有高低之分,但仅有一种总的能力,人物:斯皮尔曼 观点: 智力由两种因素组成,一种是一般因素(G因素),所有智力活动普遍具有的因素,另一种是特殊因素(S因素),是某一智力活动所特有的。 任何一种活动都需要G 因素和S因素结合完成。 G因素和S因素互相联系,G因素是智力结构的关键和基础。,2.二因素说,斯皮尔曼的二因素模型,3.群因素智力理论/群因-一般因素理论。 人物:塞斯顿 观
12、点: 智力包括七种平等的、无关的基本能力,这些基本能力的不同搭配就构成每一种独特的智力。这七种平等的基本能力是:词语流畅、推理、记忆、空间知觉、知觉速度、计算、语词理解。各能力之间有不同程度的相关,这说明群因素之外还有一般因素。这两个特殊因素中有相同的部分,这就是一般因素。,4.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人物:卡特尔观点: 智力由两种成分构成,一种是流体智力,另一种是晶体智力。液体智力是人的一种潜在智力,主要和神经生理的结构和功能有关,很少受社会教育影响,它与个体通过遗传获得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联系。例如,瞬时记忆、思维敏捷性、反应速度、知觉的整合能力等。神经系统损伤时,液体智力就会发生变化。
13、这种智力几乎可以转换到一切要求智力练习的活动中,所以称为流体智力。,晶体智力则主要是后天获得的,受文化背景影响很大,与知识经验的积累有关,是流体智力运用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产物。例如,词汇、知识、计算等方面的能力,它包括大量的知识和技能,与学习能力密切联系着。这种智力表现为来自经验的结晶,所以称为晶体智力。,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的发展是不同的,流体智力随生理成长曲线而变化,到十四五岁时达到高峰,而后逐渐下降;晶体智力不仅能够继续保持,而且还会有所增长,这两种智力包括在任何一种智力活动中,很难分开,个体的接受能力由流体智力决定,流体智力是晶体智力的基础。两者有着不同的发展曲线。,5.智力层次结构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