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协同教学模式的能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do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协同教学模式的能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doc
- 资源描述:
-
1、基于协同教学模式的能动专业课程教学 改革探索 聂宇宏 刘勇 童军杰 曹雪玲 王淑香 广州航海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摘 要: 协同教学模式从改革课堂教师结构、课程结构等方面入手, 对学科知识的联系、 交叉、融合非常有利, 其在现代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根据我校的 院系结构特点, 在不调整学校管理机制的基础上, 将协同教学模式中的多学科 团队协同教学、教师合作协同教学、教师分队协同教学等方式在能源与动力工程 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进行实施, 使协同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最大效果, 取 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 协同教学模式; 课程与教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作者简介:聂宇宏, 广州航海
2、学院船舶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 博士。 基金: 广州航海学院创新强校工程项目“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能源与动力工程类 专业教学方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2017JH05) Course Teaching Reform Exploration in Major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Based on Cooperative Teaching NIE Yu-hong LIU Yong TONG Jun-jie CAO Xue-ling WANG Shu-xiang School of Naval Architecture and Ocean Engineering
3、, Guangzhou Maritime University; Abstract: From the reform of teacher structure and the structure of curriculum, the cooperative teaching mode is advantageous to contact, cross, and integrate the subject knowledge, its role in modern classroom teaching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According to the de
4、partment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our university, without a change in the school management mechanism, the multidisciplinary team of cooperative teaching, teachers cooperative team teaching are used in the course teaching reform in major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The cooperative teaching
5、 mode has the greatest effect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has achieved some success. Keyword: cooperative teaching mod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ajor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能源与动力类专业形成于 20世纪50年代, 经过60多年的发展与变革, 本 专业的人才培养口径已极大拓宽。 随着可再生能源以及新的能源利用方式的迅猛 发展, 专业的内涵也愈发深厚。 本专业重点研究各种能量形式
6、彼此之间的转换以 及转换过程中所伴生的能、 质交换规律等。 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为: 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与技术, 接受现代科学与工程的基本训练, 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工程热物理基础理论, 并应用这些具体理论解决各类热工问 题;掌握计算机及控制技术等现代工具, 具备从事节能、制冷、动力、环保和新 能源开发等领域的设备开发、设计、制造和管理所必需的工程技术知识。初步具 有应用所学知识提出、分析及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从专业的培养目标上 可以看出, 本专业要接受的知识和训练, 涉及数学、物理、计算机、机械设计、 工程热物理等学科, 需要跨学科间的课程教学, 即使在本专业所属的
7、学科 工程热物理内部, 也需要各课程内的协同教学。 这就涉及多个学科专业的 老师以及各门课程老师间教学平台的协同。 目前, 国内大学中大部分的课程教学工作, 仍旧是停留在单一学科, 不同专业 的课程是各个学院分头开课的。 跨学科间课程协同教学的难点是“专业人才”培 养观念根深蒂固。 主流目标依然是专业人才, 学科之间的知识划分泾渭分明, 为 了培养专业性人才, 各门课程设计中都非常强调各自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缺乏培养综合能力和跨学科研究能力的课程。 跨学科课程教学涉及多个学科专业的教师及教学平台的协同, 拥有单一学科的院系往往难以独立开展。 这造成我国 大学中跨学科专业课严重缺乏, 无法帮
8、助学生建立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尽管协同教学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我国高等学校所重视1,2, 也有一些院校将其应用于人才培养教学实践的过程中, 但由于缺乏理论指导、 制 度保障、团队有效建设等因素, 致使协同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不足。 国内对协同教学模式的研究, 还主要集中在对国外文献的介绍上, 多数都只是 对国外协同教学实施情况的初步介绍和基本策略的引进, 缺乏与我国本土化教 学相结合的实施策略的探索与实践应用, 深入的理论研究较少3。协同教学是 协同基本理论运用于教育领域的产物。 被称为“协同教学之父”的夏普林教授将 协同教学定义为:在两个及以上教师的合作下, 担任
9、同一群学生的全部教学活动 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美国学术界将协同教学分为跨学科团队协同教学、多学科 团队协同教学、教师合作协同教学、教师分队协同教学、搭档合作式协同教学等 不同类型4。我国的张德锐教授认为, 协同教学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师及 教学助理协同计划与合作, 对某一领域、 主题或某一单元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教 学模式5。这更接近于美国学术界所说的教师合作协同教学、教师分队协同教 学类型。 各大学中通识教育课程的目标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并不涉及与专业有 关的各学科知识点的衔接, 其教学目标与跨学科课程是截然不同的。 跨学科课程 教学涉及多个学科专业的教师及教学平台的协同, 拥有单一学科的
10、院系往往难 以独立开展。我们尝试将多学科团队协同教学、教师合作协同教学、教师分队协 同教学这三种类型应用于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课程教学中, 在保留目前的教 学体系的前提下, 最大限度发挥协同教学的作用, 提高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 才的培养质量。 二、协同教学模式在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在协同机制上, 传统的“校院系”组织体系要求教师服务于自身所在组织, 学院、系、专业与学科相对应, 学科边界划分明显, 学院之间合作较少, 跨学院 多教师共同授课的协同机制、激励机制尚无经验可循。 美国大学跨学科课程教师协同教学实践有四种类型6, 一是以项目形式实现跨 学院多学科教师协同教学。 二是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