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作社奶牛场规模化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合作社奶牛场规模化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
- 资源描述:
-
1、0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奶牛规模化养殖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建设单位:乌兰浩特市祥荣盛养殖场建设地点: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团结嘎查法人代表:主管部门:乌兰浩特市发改委二 0 一 七 年 月 日1第一章 项目概述1.1 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1、项目名称: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奶牛规模化养殖场建设项目2、项目承办单位:乌兰浩特市祥荣盛养殖场3、项目负责人:(法人代表),4、项目建设性质:改扩建5、建设期限: 年1.2 项目主管部门乌兰浩特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3 项目建设选址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团结嘎查1.4 项目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 120 万元,其中:养殖场自筹 60
2、万元,申请中央财政投资 60 万元。土建工程及设备购置费用 860 万元,购牛费 1320 万元,流动资金 100 万元;1.5 项目建设内容1、新建牛舍建筑面积900平方米,分三栋,每栋300平方米(1030米) ,砖混彩钢瓦结构。2、水电防疫设施配套21.6 项目投资效益分析1、本项目建成后经济效益显著:年销售收入 368.82 万元年均总成本经估算为 318.25 万元年均利润总额 50.57 万元投资利润率 21.79静态投资回收期 4.58 年2、生态效益:项目本着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生态化的原则,通过对养殖场污染物的综合治理,既避免了粪便、污水等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又做到了资源
3、的有效利用,促进了循环农业的发展。对当地水源保护、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居民生活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具有显著作用3、社会效益:该项目关联产业一是能促进带动当地奶牛的养殖;二是通过规模化养殖,使牛奶的销路更加顺畅,解决生鲜乳卫生质量问题;三是解决了奶制品加工中奶源不足等问题,四是可带动当地农民的牧草种植等。项目的实施、不仅发挥了奶牛养殖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银川市奶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还可提高奶牛养殖的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奶牛养殖效益,促进宁夏乳制品工业的发展,同时也有力地带动饲料加工、粮食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故项目有较好的社会效益。3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与编制依据2.1
4、项目建设背景和建设必要性1、项目背景畜牧业是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产业。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奶业发展行动计划和自治区“两强多优”发展战略,为了发挥当地畜牧业比较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奶产业跨越式发展,兴安盟和乌兰浩特市把奶业作为畜牧业的主导产业予以积极支持,并重点推进优势产区奶源基地建设。兴安盟和乌兰浩特市主管部门在十二五奶产业区域发展规划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稳定和增加奶牛存栏,加强奶源基地建设,夯实奶业发展基础;加强良种繁育,科学饲养、疫病防治等基础工作;加快奶牛园区化养殖步伐,引导散养户“出户入园”,实现“规模化饲养、集约化经营、机械化挤奶、科学化
5、管理”,鼓励龙头企业或养殖园区成立奶牛养殖场与乳品企业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联接机制,构建农企一家、互利共赢的产业化经营新格局;整顿和规范原奶生产、收购、经营行为,加强市场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强奶农抗御风险的能力,促进兴安盟和乌兰浩特市奶业平稳、健康、持续发展。4义勒力特镇依托地理、气候、水源、交通等方面优势,且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既可提供充足的农作物秸秆,又具有开发建设饲草种植基地的空间,同时,该区域远离城市生活区及水源地,周边又无工业污染,养殖业条件得天独厚。近几年来,伴随鲜奶加工的快速发展,蒙牛乳业入住兴安盟,在乌兰浩特市建厂投产后,乌兰浩特市奶牛养殖
6、规模不断扩大,但饲养模式仍需亟待规范,鲜奶质量和卫生防疫问题依然不容忽视。扶强扶壮龙头企业,建立高标准、规范化奶牛饲养场,逐步形成高效集约式的奶牛生产体系,已成为促进畜牧业稳定发展的当务之急。乌兰浩特市祥荣盛养殖场是从事奶牛养殖和机械化挤奶的专业场,该养殖场先期以机械化挤奶为突破口,逐步建设规模化奶牛养殖场。目前,该养殖场已经拥有奶牛150头,奶牛圈舍严重不足,急需新建牛舍积900平方米和水电防疫等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可为义勒力特镇和周边地区奶牛养殖规模化示范,为乳品行业提供高质量的奶源、推进全市奶牛养殖业的发展。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近年来,乌兰浩特市奶业不断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奶牛养殖场规
7、模小、原料奶质量下降进而影响奶制品质量的现象。因此,从源头抓起,建立规模饲养型奶牛养殖场,确保优质原料奶的充足供应,是实现奶业发展良性循环的有效途径,对推进全市畜牧业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建5设的必要性在于:符合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目标要求“十二五”期间,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关键在于大力发展畜牧业,核心是尽快把奶业这一畜牧业的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逐步改变奶牛传统养殖模式,增强奶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促进奶牛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是增加企业收入、带动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目前,乌兰浩特市和义勒力特镇从事奶牛养殖户虽然大都采取集中挤奶,但饲养、防疫仍然以家
8、庭作坊型为主,养殖户生产素质低、管理落后,疫病疫情难以控制,严重地制约了当地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本项目的实施可实现集约化养殖的规模效益,为农户提供及时可靠的市场导向和养殖典型示范,使农户直接受益,确保增收。有利于加快奶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快速推进奶业产业化发展进程,是促进当地畜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的关键之举。本项目的实施,为促进奶牛养殖业科技创新、吸纳先进生产要素和科学管理做出积极贡献。今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指出,加快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养,提升“菜篮子”产品整体供给保障能力和质量安全水平,推进生猪和奶牛规模化养殖小区建设。随着中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城市化
9、进程的发展,未来数年中国6乳品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水平将明显提高。预计2016年乳品人均消费量将达到17.83千克,年增长率6.1%;2016年城镇人均乳品消费水平将达到41.03千克;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达到2.43千克,年均增长率为5.72%。总的来看,在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奶业会呈现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市场有需求、国家有支持,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建设本项目是十分必要的。2.2 项目编制依据1、 中央 1 号文件 (2015 年):加快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养,提升“菜篮子”产品整体供给保障能力和质量安全水平,推进生猪和奶牛规模化养殖小区建设。2、 全国畜牧业
10、发展十二五规划 。3、 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31 号)。4、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农办牧20083号) 。5、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专项推进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内政办发2013109 号)第三章 项目选址和承办单位概况73.1 项目地址项目地址在祥荣盛养殖场原址。地势较高,地表干燥,背风朝阳,养殖场占地面积 40000 平方米。距离乌兰浩特至察尔森镇 3 公里,交通便利。3.2 项目承办单位概况乌兰浩特市祥荣盛养殖场,位于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团结嘎查,法人代表赵淑荣。组织形式个人经营,经营范围为养殖服务。前身是乌兰浩特
11、市利民挤奶站,原利民挤奶站是义勒力特镇政府和团结嘎查领导的招商引资企业。随着勒力特镇团结嘎查奶牛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在义勒力特镇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原利民挤奶站扩建更名为乌兰浩特市祥荣盛养殖场。养殖场占地面积 40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2400 平方米,现有奶牛 150 头,产奶牛 76 头,日产鲜奶 1.5 吨,月产鲜奶 45吨,年产鲜奶 540 吨,月经营收入 18 万元。每月纯收入 10 万元,年纯收入 120 万元。养殖场现有固定资产 100 万元。其中翻斗车 2 辆,电动车 1 台,割青贮机 1 辆,发电机 1 台。养殖场常年雇佣工人 7 人,雇佣临时工 300 个工日
12、,。每年大量收购团结嘎查村民玉米秸秆和玉米,为农民创富 40 万元。8第四章 市场分析4.1 市场预测及前景分析1、 国内市场我国为发展中国家,人多地广,具有发展乳业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地理、气候适宜,饲料资源较丰富,全国有 40 多亿亩草原,10 多亿亩草山和草坡,每年有 6 亿多吨作物秸杆可利用、以每 20 亩草原放养一头奶牛计算,仅草原就可养 2 亿头奶牛,但截至 2011 年底奶牛头数仅为 1440 万头,按人口平均每90 人才有 1 头奶牛,而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如北欧、爱尔兰,奶牛与人口的比例一般为 1:1、2:1 或 3:1。众所周知,牛奶是健康食品,营养价值丰富,且富含钙夕老
13、少皆宜。我国人均牛奶占有量为 6.8 公升,不足世界水平的十分之一,不足发达国家的三十分之一。随着国民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人民对牛乳及其制品的需求量必将与日俱增。由此可见,奶牛的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奶牛业前景广阔。2、区内市场奶牛养殖业作为全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兴安盟和乌兰浩特市奶牛养殖业发展较快,区内一些知名乳品加工企业也纷纷进驻。进入“十二五”以来,当地把液态奶作为发展重点,生产开始从固态向9液态转变。蒙牛集团、伊利集团产品已向多品种、多系列、多规格方向发展,形成了发酵乳、保鲜乳、冰淇淋、乳酸饮料、干酪等系列、近百个品种的产
14、品,鲜奶需要量逐年剧增。加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要求更加严格,乳制品消费量越来越大,国内市场高品质牛奶供不应求,争取奶源大战将进一步加强。当地的奶制品在国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当地奶牛饲料资源丰富,价格便宜,且无污染,牛奶无二垩英污染,称得上畜产品中的绿色食品。这给奶牛业的发展创造新的市场机遇。本项目建在乌兰浩特市近郊,项目完成后奶牛鲜奶可就近供给 25 公里处的蒙牛乌兰浩特分公司,销售渠道畅通,发展前景广阔。第五章 技术方案5.1 方案选择原则以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的生产模式,提高鲜奶品质和单产水平;减少生产环节的污染,提高原料奶质量,健全质量保障体系,促进奶牛业得到持续、
15、健康、快速的发展。5.2 工作任务及标准通过新建标准化牛舍和必备的配套设施,使奶牛饲养、挤奶、疫病防治、环境状况等向标准化水平转化。项目建设选址符合地理、交通、卫生等特定要求;奶牛场10内生产区、管理区及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区等功能区布局合理;牛舍和配套设施,水、电、路等综合配套设施具备标准化奶牛养殖必须的功能,使奶牛养殖场建设达到标准化水平。5.3 牛群结构及产奶水平合理的牛群结构可以保证奶牛场有足够的优秀后备牛补群,可以保证奶牛场院连年高产与稳产,同时可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项目建成(达产)后,奶牛存栏头数定为 160 头,具体牛群结构如下:成年母牛 96 头,占牛
16、群 60育成母牛 32 头,占牛群 20母犊牛 32 头,占牛群 20计划每年成母牛年平均产奶 7000 千克,全年全场总产奶量670 吨。5.4 奶牛饲养模式项目建成后,场内存栏奶牛 160 头,包括育成牛、犊牛。为保证该场奶牛高产、健康,拟采取集中规范化饲养方式,从市农牧局聘请奶牛专家负责牛场的技术工作,饲养工人主要来自当地农民,可从农村剩余劳动力中,选择有文化基础的青年农民经过培训后,择优上岗工作,畜牧技术员 1 人,配种员与兽医各 1 人,全面负责奶牛饲养的技术工作和技术培训,以及奶牛配种、治疗及防疫工作,制定奶牛饲料配方,组织全年饲料11生产、采购、贮藏等工作。5.5 奶牛场日常管理
17、方案每头奶牛的月产奶量应根据牛龄、分娩时间、乳脂率、饲料供应等拟出挤奶计划;根据泌乳阶段、产奶水平确定日挤奶次数。按照科学、卫生的挤奶程序到挤奶厅挤奶,挤奶人要经过培训,并保持稳定,极少更换。牛场内奶牛饲喂、刷拭、打扫卫生、运动、休息等一切生产作业要按统一日程进行,避免互相干扰。养殖场外围和运动场周围要多种树和花草,美化环境,改善奶牛场小气候,以利奶牛愉快、健康的成长。5.6 奶牛改良、疫病防治、技术引进、科学管理等方案1、定期、定时重点解决奶牛的繁殖障碍疾病诊断、治疗的难题,以保障养殖场基地奶牛品质的高质量,奶牛繁育率的大幅提升。必须扎实推广高产奶牛养殖和高质量原奶生产技术,才能达到本项目建
18、设的预期目标。为此,养殖场主要负责人负责奶牛饲养管理、新技术引进、牛奶质量控制等技术服务及培训工作,成立生鲜乳质量监督小组,定期或不定期抽测牛奶质量。2、健全奶牛场各种生产记录。定期进行个体产奶量及乳脂率的测定与记录;定期进行奶牛体长、体重测量及线形外貌评定;年末对牛群质量进行分析,掌握每头母牛外貌及生产性能上的优缺点。123、抓好母牛配种工作。牛的繁殖技术是保证牛群数量、实施育种计划、提高牛群品质的关键措施,也是提高产奶量的重要环节。就产奶、产犊、配种三者顺序看,次序是:配种一产犊一产奶。不产犊的母牛,不可能出奶,牛的繁殖技术是奶牛养殖的重要环节。故首先是提高受胎率,力争做到场内奶牛每年产一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