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XX县卫生计生工作要点.docx.doc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年XX县卫生计生工作要点.docx.docx
- 资源描述:
-
1、2018年XX县卫生计生工作要点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今年,全县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一主线、两确保、三生态、四提升、五联创”的战略部署,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推进健康XX建设为主线,以抓落实为主旋律,持续深化医改,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改革,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优化生育全程服务管理,进一步
2、提高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大力发展中医民族医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人民健康,以优异成绩迎接改革开放40周年。一、持续深化医改,加快推进医疗卫生制度改革(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级诊疗制度。坚持居民自愿、基层首诊、政策引导、创新机制,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重要手段,结合实际推行多种形式的分级诊疗模式,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新秩序。大力推进远程医疗“县县通”惠民工程,推动构建“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新模式,有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加强县乡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试点工作,实现县乡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试点覆盖全县所有乡(镇)。推动家庭医师签约服
3、务,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和老年人、孕产妇、残疾人等重点人群为切入点,加大对签约医生培养力度,做实做细签约服务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到30?上,重点人群签约率60?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签约率100?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医政医管股牵头负责)(二)继续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进一步完善以公益性和运行效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突出功能定位、职责履行、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医疗费用控制、运行效率、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平安建设、社会满意度等评价指标,采取定性与定量、年度与日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对县级公立医院及其院长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开。加强医疗费用增长幅度、
4、药占比、检查化验收入占比、卫生材料占比、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临床路径病种、分级诊疗情况、患者满意度等关键指标监测,定期向社会发布监测结果;促动县级公立医院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办法,改善医院收入结构,提高业务收入中技术劳务收入的比重,降低药品和卫生材料收入的比重。指导县级公立医院建立以服务质量、服务数量、技术难度、医疗费用控制、成本控制、医德医风、患者满意度等为核心的内部绩效考核和奖惩机制,考核结果与医务人员岗位聘用、职称晋升、个人薪酬挂钩;完善县级公立医院用药管理,严格控制高值医用耗材的不合理使用;严禁给医务人员设定创收指标,医务人员个人薪酬不得与医院的药品
5、、耗材、大型医学检查等业务收入直接挂钩;采取处方点评、医师约谈、信息数据监控等形式控制抗菌药物、辅助用药的不合理使用。(体改规划科教股牵头负责)(三)建立规范有序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推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全面配备、优先使用基本药物,理顺药品价格,保障药品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供应充分。坚持网上药品耗材集中采购方向,实行一个平台、上下联动、公开透明、分类采购,采取招采合一、量价挂钩、议价采购等措施,加强药品耗材采购全过程综合监管,切实保障药品耗材质量和供应。建立健全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应对机制,及时向上级反映短缺药品信息。根据上级要求,探索实施药品采购“两票制”改革(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
6、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鼓励医院与药品生产企业直接结算药品货款、药品生产企业与配送企业结算配送费用,严格按合同回款。(医政医管股牵头负责)(四)建立健全综合监管制度。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艾滋病防治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卫生计生法律法规落实情况监督检查。配合上级部门开展医疗机构依法执业和消毒产品专项监督检查及相关工作重点监督抽检,督办打击“非法行医”、“两非”等重大案件。建立健全“双随机”抽查和执法全过程记录等各项综合监管制度。推进监督信息化建设,提高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水平。完善行政执法公示制度,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进一
7、步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积极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完善行政复议制度,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组织实施“七五”普法规划有关工作,加大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力度,组织开展卫生计生系统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和卫生计生依法行政相关培训工作。开展行政执法、执法案卷等专项稽查。(法制监督股牵头负责)二、推动健康扶贫工程深入实施,为脱贫攻坚提供健康保障(五)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研究制订健康扶贫工程实施方案,全面开展健康扶贫动态管理工作,积极推行农村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县内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设立“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家庭的患病人员
8、进行“三个一批”(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一批、重病兜低保障一批)健康管理。实施“光明行动”医疗扶贫工程,免费救治农村贫困白内障患者。全面实施省面向54个贫困县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计划,提高乡村医生医疗服务水平,安排在岗乡村医生接受免费培训不少于2次,累计不少于2周。为贫困人口每人建立1份动态管理电子健康档案和1张健康卡,每个家庭均有1名乡村医生或乡镇卫生院医生签约服务,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实现全县健康扶贫动态管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达45元/人/年。(疾病预防控制股、妇幼保健与基层卫生股牵头负责)(六)深化计生协生育关怀行动,在精准扶贫中探索实施计划生育家庭关爱保险项目
9、。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和动员群众自费购买关爱保险,帮助计划生育贫困家庭、诚信计生家庭、独生子女家庭及双女结扎家庭提高抵抗风险能力,不断提升计生家庭健康和幸福指数,完成市级下达10000份任务。继续抓好小额贴息贷款和爱心保险工作。(计生协会牵头负责)三、坚持预防为主,提升人民群众健康素质(七)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实行重点传染病防控策略,做好手足口病、寨卡病毒病、肺结核、乙肝、登革热、人感染禽流感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落实重点传染病防控年部署、季调度、月评估,及时有效处置传染病疫情。推动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联防联控手足口病机制,大力推行以洗手行动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有效降低手足口病发病率。密切监测,按照
10、外堵输入、内防扩散的原则,扎实做好寨卡病毒病、埃博拉出血热等输入性传染病防控工作。继续抓好结核病防控工作,落实国家对结核病等重大疾病治疗特殊药物免费供给工作,加大结核病防治工作督查力度,加强联系协调,配合教育行政部门,督促学校落实主体责任,做好校园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严防学校结核病群发;加强耐药结核病患者诊断、报告和管理,确保结核病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务必保证2017年登记的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达到87。加强预防接种工作,强化疫苗采购供应和接种安全管理,确保儿童国家免疫规划含麻类疫苗报告接种率达到95,其余疫苗接种率达到90。做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完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工作机制。推
11、进高血压、糖尿病等规范治疗和管理,确保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达到70以上。宣传贯彻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登记报告和随访管理。办好XX两省市二十四县(市)消除疟疾联防区第三十四届年会。(疾病预防控制股牵头负责)(八)不断强化卫生应急核心能力。继续修订相关卫生应急预案,调整完善全县各级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和突发性传染病防控队伍,配备相关装备设备,组织开展卫生应急技能竞赛,指导开展培训演练;全面启用县卫计委、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疾控中心、县卫生监督所5个卫生应急管理指挥平台,要求落实平台管理人员,熟悉平台操作流程,运用平台报送突发事件信息;广泛开展卫生应急“五进”
12、活动,提升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加强信息报送,科学有序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医政医管股牵头负责)(九)加强健康影响因素监测评价。加强地方病防治工作,开展人群碘营养监测,引导做好科学补碘。坚持血防春查制度,扎实做好消除血吸虫病复核和消除后监测工作。开展土源性、食源性寄生虫病的监测与防治。做好跟踪评价,落实年度国家和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计划,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加强食品安全标准、风险监测和评估信息系统建设,促进食品安全信息惠民,配合做好市卫计委、县食安办部署的食品安全相关工作。(疾病预防控制科牵头负责)(十)全面推动新一轮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深入实施新一轮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坚持艾滋病防治工作领
13、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落实防艾责任,加强队伍建设,保障经费投入,强化督查考核,全面推动新一轮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深入开展。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重点抓好初中及初中以上学段的防艾健康教育,确保初中学段6课时、高中学段4课时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时间的落实。完善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网络建设,强化实验室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高艾滋病监测检测能力。加强哨点检测,对高危及感染者的综合干预和随访管理,扩大综合干预覆盖面,推动艾滋病自我检测。在各乡镇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试点工作,力争实现以家庭为基层,以村(社区)为依托,以乡镇为纽带的县、乡、村、屯四级防治模式。争取民政、教育、红十字会、人社、妇联等部门大力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