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3

类型高中考试生物单元质检卷(六)——孟德尔遗传定律与伴性遗传.docx

  • 上传人:优雅的小书虫
  • 文档编号:21425691
  • 上传时间:2023-11-20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5.07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中考试生物单元质检卷(六)——孟德尔遗传定律与伴性遗传.docx
    资源描述:

    1、 单元质检卷六 孟德尔遗传定律与伴性遗传(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0 山东滨州二模)下列遗传学实验一定能达到预期目标的是( )A.通过测交实验检测某红眼雌蝇是否含白眼基因B.将红花和白花豌豆植株杂交以判断显隐性性状C.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水稻的花粉以获得纯合子D.用 3H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以证明遗传物质是 DNA2.(2020 全国)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截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多只长翅果蝇进行单对交配(每个瓶中有 1 只雌果蝇和 1 只雄果蝇),子代果蝇中长翅截翅=31。据此无法判断的是( )A

    2、.长翅是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B.亲代雌蝇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C.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 X 染色体上D.该等位基因在雌蝇体细胞中是否成对存在3.(2020 山东烟台模拟)某种昆虫的翅型有正常翅、长翅、小翅,共 3 种类型,依次由常染色体上的 C、C、c 基因控制。正常翅的雌雄个体杂交,子代全为正常翅或出现小翅个体,基因型相同的长翅个体杂交,子代出现长翅与正常翅、或出现长翅与小翅个体,比例总接近 21。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基因 C 对 C、c 为显性,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长翅个体与正常翅个体杂交,子代中不会出现小翅个体C.长翅个体与小翅个体杂交,理论上子代的性状比例为 11D.该昆虫种群

    3、翅型的基因型有 6 种4.(2020 山东日照一模)某雌雄同株的二倍体植物中,控制抗病(A)与易感病(a)、高茎(B)与矮茎(b)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让纯种抗病高茎植株与纯种易感病矮茎植株杂交,F1 全为抗病高茎植株,F 自交获得的 F 中,抗病高茎抗病矮茎易感病高茎易感病矮茎=9331。下列有关叙12述错误的是( )A.等位基因 A、a 与 B、b 的遗传既遵循分离定律又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F2 中的抗病植株分别进行自交和随机交配,后代中抗病基因频率均不变C.F2 中的抗病高茎植株进行自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 25551D.F2 中的抗病高茎植株随机交配,后代的性状比例为 279915

    4、.(2020 浙江 7 月选考)若某哺乳动物毛发颜色由基因 De(褐色)、Df(灰色)、d(白色)控制,其中 De 和Df 分别对 d 完全显性。毛发形状由基因 H(卷毛)、h(直毛)控制。控制两种性状的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基因型为 DedHh 和 DfdHh 的雌雄个体交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 De 对 Df 共显性、H 对 h 完全显性,则 F1 有 6 种表型B.若 De 对 Df 共显性、H 对 h 不完全显性,则 F1 有 12 种表型C.若 De 对 Df 不完全显性、H 对 h 完全显性,则 F1 有 9 种表型D.若 De 对 Df 完全显性、H 对

    5、h 不完全显性,则 F1 有 8 种表型 6.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将一株高秆抗病的植株(甲)与另一株高秆易感病的植株(乙)杂交,结果如图所示,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只研究茎高度的遗传,图示表型为高秆的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为 1/2B.甲、乙两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有 6 种基因型,4 种表型C.对甲植株进行测交,可得到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个体D.甲、乙两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 DdRR 和 Ddrr7.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一定遵循基因的分离定

    6、律而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分离定律发生在配子产生过程中,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配子随机结合过程中C.多对等位基因遗传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若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双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一定出现 9331 的性状分离比8.据下图能得出的结论是( )A.乙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 3 种表型,比例为 121B.丁图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恰当地揭示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C.孟德尔用丙 YyRr 自交,其子代分离比表型为 9331,这属于假说演绎的验证假说阶段D.孟德尔用假说演绎法揭示基因分离定律时,可以选甲、乙、丙、丁为材料9.爱德华氏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常染色体三体综合征(又称 18 三

    7、体综合征),患者有智力障碍、发育延迟等症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8 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含有 3 个染色体组B.18 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内有导致智力降碍、发育迟缓的基因C.近亲结婚会大大增加 18 三体综合征在后代中的发病率D.18 三体患儿出现的原因可能是精(或卵)原细胞减数分裂时 18 号染色体未正常分离10.(2020 江苏徐州一模)一项关于唐氏综合征(21 三体)的调查结果如下表,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母亲年龄/岁20242529303435唐氏患儿发生率/(10-4)1.19 2.03 2.76 9.42A.抽样调查时应兼顾地区差异等因素,以增大取样的随机性B.减数分

    8、裂后期 21 号染色体未分离是子代患唐氏综合征的原因之一 C.新生儿患唐氏综合征只与母亲年龄有关,与父亲年龄无关D.应加强 35 岁以上高龄孕妇的产前诊断以降低唐氏综合征患儿出生率11.(2020 湖北十堰模拟)根据下列四个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图所示遗传病可能是红绿色盲B.图所示遗传病可能是抗维生素 D 佝偻病C.图所示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图所示遗传病不可能是伴 Y 染色体遗传病12.(2020 山东邹城兖矿第一中学月考)大量临床研究表明, 淀粉样蛋白代谢相关基因突变引起 淀粉样蛋白过度产生,导致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 淀粉样蛋白基因位于 21

    9、号染色体上,21 三体综合征患者常常会出现阿尔茨海默病症状。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21 三体综合征患者可能因多一个 淀粉样蛋白基因而易患阿尔茨海默病B.调查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需要对多个患者家系进行调查C.21 三体综合征产生的原因是减数分裂时 21 号染色体未能正常分离D.阿尔茨海默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13.下图是一种伴性遗传病的家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是显性遗传病,-4 是杂合子B.-7 与正常男性结婚,子女都不患病C.-8 与正常女性结婚,儿子都不患病D.该病在男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人群14.果蝇的黑身、灰身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另一对同源染

    10、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r)会影响黑身果蝇的体色深度。现有黑身雌果蝇与灰身雄果蝇一对亲本杂交,F 全为灰身,F 随机交配,F 雌果蝇112为灰身黑身=31,雄果蝇为灰身黑身深黑身=6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果蝇的灰身是由基因 B 控制的B.基因 R 使黑身果蝇体色加深C.亲本灰身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BBXrYD.F2 灰身雌果蝇中杂合子占 5/615.(2021 河南宛城南阳中学月考)遗传实验过程中,生物的交配方式很多,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方式,是目前培育新品种的重要方法B.自交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的主要交配方式C.测交常用来检测某个个

    11、体的基因型,也可用来确定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D.正交和反交常用来判断某性状的遗传方式是核遗传还是质遗传二、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6.(2020 江苏)家庭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一种遗传病,纯合子患者在人群中出现的频率约 1/1 00000。下图是某 FH 家系的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0A.FH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FH 患者双亲中至少有一人为 FH 患者C.杂合子患者在人群中出现的频率约为 1/500D.6 的患病基因由父母双方共同提供17.豌豆

    12、黄色(Y)对绿色(y)是显性,圆粒(R)对皱粒(r)是显性,这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甲豌豆植株(YyRr)与乙豌豆植株杂交,其后代中四种表型的比例是 3311,乙豌豆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 )A.yyRrB.YyRRC.YyrrD.YyRr18.(2020 山东泰安模拟)线粒体肌病是一种由线粒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一个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女性(不患线粒体肌病)与一个色觉正常但患线粒体肌病的男性婚配,你认为这对夫妇所生子女的发病率及以下防治对策中科学合理的是( )A.线粒体肌病属细胞质遗传,所生子女都患线粒体肌病,因而他们不宜生育后代B.所生子女两病兼患的概率为 1/4,且两病兼患者都为男性C

    13、.所生子女中女儿患病概率为 0,儿子患病率为 1/2,因而建议他们生育女儿D.如果妻子已怀孕,需对胎儿进行性别检测;如果已知是男胎儿,还需进行基因检测19.显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分两类,一类致病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另一类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相应患者分别与正常人婚配,总体上看这两类遗传病在子代的发病率情况是( )A.男性患者的儿子发病率不同B.男性患者的女儿发病率不同C.女性患者的儿子发病率不同D.女性患者的女儿发病率不同20.黑腹果蝇 X 染色体存在缺刻现象(染色体缺少某一片段,用“-”表示)。缺刻红眼雌果蝇(XRX_)与白眼雄果蝇(XrY)杂交得 F ,F 雌雄个体杂交得 F 。已知

    14、F 中雌雄个体数量比例为 21,雄性全部为红1121眼,雌性中既有红眼又有白眼。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 A.X_与 Xr 结合的子代会死亡B.F1 白眼的基因型为 XrXrC.F2 中红眼个体的比例为 1/2D.F2 中雌雄个体数量比为 43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55 分)21.(14 分)(2020 山东青岛三模)某金鱼品种有色鳞与无色鳞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已知在含有基因 A、a 的同源染色体上,另有一对等位基因具有致死效应,但致死基因的表达会受性别的影响。请根据下列杂交组合及杂交结果回答问题。杂交组合F1雌亲本类型雄有色鳞 有色鳞37 215无色鳞

    15、无色鳞20 226有色鳞 有色鳞22 224无色鳞 无色鳞有色鳞有色鳞42无色鳞有色鳞2自交组中的有色鳞 F1 242238有色鳞 有色鳞716486(1)在有色鳞与无色鳞这对相对性状中 为显性性状,组亲本的基因型是 。(2)从上述杂交组合中可以判断致死基因是 (填“显”或“隐”)性基因。研究发现该致死基因是由基因突变产生,自然条件下即使在 DNA 分子复制过程中基因的突变率也比较低,原因是 。(3)组的子代中导致雌雄中有色鳞与无色鳞比例差异的可能原因是 。请利用组材料设计方案验证你的解释:设计思路:。结果和结论:甲组子代性状比例为 21,乙组子代性状比例是 ,则假设正确。22.(12 分)(

    16、2020 山东日照检测)果蝇的眼色由位于 X 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D/d 决定。果蝇的眼型(粗糙眼与正常眼)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 A/a 和 B/b 决定,相关基因与眼型关系如图所示。现用粗糙红眼雌蝇与粗糙白眼雄蝇做亲本进行杂交,得到 F 全为正常红眼,F 雌雄果蝇相互交配11得到 F2(不考虑变异)。回答下列问题。(1)若 A/a 和 B/b 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考虑眼色与眼型的遗传,则 F2 的表型及比例为 。(2)若眼型基因独立遗传,考虑眼色与眼型的遗传,果蝇的基因型共有 种;F2 中与亲本眼型不相同的个体中,眼型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 (3)现获得三种纯合粗糙眼果蝇

    17、,请设计两次杂交实验筛选出双隐性纯合的粗糙眼果蝇。写出实验思路和实验结论:。23.(12 分)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进行两组杂交实验,杂交涉及的四对相对性状分别是:红果(红)与黄果(黄),其控制基因用 A/a 表示;子房二室(二)与多室(多),其控制基因用 B/b 表示;圆形果(圆)与长形果(长),其控制基因用 D/d 表示;单一花序(单)与复状花序(复),其控制基因用 E/e 表示。实验数据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组别F1 表型杂交组合F2 表型及个体数50 红二、160 红4红二 多、红二黄多甲乙1550 黄二、50 黄多10 圆单、240 圆圆复长单圆单 复、240 长单、10 长复(1)果

    18、形性状中,显性性状为 (填“圆形”或“长形”),判断的依据是 。(2)根据表中组别甲的数据在图 1 中标出 F1 中 B/b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已标出 A/a 基因的位置),根据表中组别乙的数据在图 2 中标出 F1 中 E/e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已标出 D/d 基因的位置)。(3)设计实验:控制果实红黄和圆长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请以结红圆果实、红长果实、黄圆果实和黄长果实的纯合植株为材料,设计实验来探究这一问题,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24.(6 分)(2020 吉林长春一模)半乳糖血症是一种与半乳糖代谢中酶的功能缺陷有关的单基因遗传病。一对健康夫妇生

    19、了一个患半乳糖血症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不考虑变异和 X、Y 染色体同源区段)。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 控制的遗传病。除了单基因遗传病,人类遗传病主要还有多基因遗传病和 两大类。(2)上述信息表明,半乳糖血症的遗传方式为 。这个家庭中儿子与一个半乳糖血症携带者结婚,理论上生出患半乳糖血症女儿的可能性是 。(3)从该病例可以看出,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为基因通过 ,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4)有遗传病家族史的家庭,在胎儿出生前,医生可用 (答出两点)等方法进行产前诊断。25.(11 分)(2020 福建模拟)某种家禽的豁眼和正常眼是一对相对性状,豁眼雌禽产蛋能力强。已知这种

    20、家禽的性别决定方式与鸡相同,豁眼性状由 Z 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a 控制,且在 W 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回答下列问题。(1)用纯合子正常眼雄禽与豁眼雌禽杂交,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 ;理论上 F1 个体的基因型和表型为 ,F2 雌禽中豁眼禽所占的比例为 。(2)为了给饲养场提供产蛋能力强的该种家禽,请确定一个合适的杂交组合,使其子代中雌禽均为豁眼,雄禽均为正常眼,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要求标明亲本和子代的表型、基因型。杂交组合: 。预期结果: 。(3)假设 M/m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m 基因纯合时可使部分应表现为豁眼的个体表现为正常眼,而MM 和 Mm 对个体眼的表型无影响。以此推测,在考

    21、虑 M/m 基因的情况下,若两只表型均为正常眼的亲本交配,其子代中出现豁眼雄禽,则亲本雌禽的基因型为 ,子代中豁眼雄禽可能的基因型为 。单元质检卷六 孟德尔遗传定律与伴性遗传1.A 通过测交实验产生后代的性状表现能检测某红眼雌蝇是否为杂合子,即是否含白眼基因,A 项正确;将红花和白花豌豆植株杂交,如果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则可以判断性状显隐性,若后代有两种性状,则无法判断性状显隐性,B 项错误;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可以获得纯合子,C 项错误;用 3H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不能证明遗传物质是 DNA,因为 3H 既标记了噬菌体的蛋白质,也标记了噬菌体的 DNA,因

    22、此无法单独观察 DNA 和蛋白质的作用,D 项错误。 2.C 由题意可知,多只长翅果蝇进行单对交配,子代果蝇中长翅截翅=31,子代中出现了亲代不具有的性状(截翅),由此可判断长翅为显性性状,截翅为隐性性状,A 项不符合题意。隐性性状只有隐性基因纯合时才能表现,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子代截翅果蝇的隐性基因来自双亲,双亲都为杂合子;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只位于 X 染色体上,则子代中截翅果蝇的隐性基因来自亲本中的雌性个体,雌性亲本为杂合子,雄性亲本为纯合子;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子代截翅果蝇的隐性基因来自双亲,双亲都为杂合子,B 项不符合题意。控

    23、制该性状的基因无论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 X 染色体上,子代果蝇中长翅截翅都是 31,所以无法判断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 X 染色体上,C 项符合题意。不管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或位于 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还是只位于 X 染色体上,该等位基因在雌蝇体细胞中都成对存在,D 项不符合题意。3.C 据分析可知基因 C对 C、c 为显性,它们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A 项错误;长翅个体(Cc)与正常翅个体(Cc)杂交时,子代中会出现小翅(cc)个体,B 项错误;由基因型相同的长翅个体杂交,子代性状比例总接近 21,可知 C基因纯合致死,即没有 CC基因型的个体,长翅个体(

    24、CC 或 Cc)与小翅个体(cc)杂交,理论上子代的性状比例为长翅正常翅=11 或长翅小翅=11,C 项正确;该昆虫种群翅型的基因型最多有 CC、Cc、CC、Cc、cc,共 5 种,D 项错误。.D 分析题干可知,两个纯合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 AABB 和 aabb,F1 的基因型为 AaBb,4由 F2 中抗病高茎抗病矮茎易感病高茎易感病矮茎=9331,可推知 A、a 与B、b 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每对基因也遵循分离定律,A 项正确。由分析可推知,F2 中的抗病植株基因型为 AA(1/3)、Aa(2/3),A 的基因频率为 2/3,a 的基因频率为 1/3。当 F2 中的抗

    25、病植株自交时,后代为 AA(1/3+1/42/3=1/2)、Aa(1/22/3=1/3)、aa(1/42/3=1/6),其中 A 的基因频率为 2/3;当 F2 中的抗病植株随机交配时,后代为 AA(2/32/3=4/9)、Aa(22/31/3=4/9)、aa(1/31/3=1/9),其中 A 的基因频率为 2/3,B 项正确。F2 中抗病植株为 AA(1/3)、Aa(2/3),自交后代为AA(1/3+1/42/3=1/2)、Aa(1/22/3=1/3)、aa(1/42/3=1/6),抗病易感病=51;同理可推出,F 中高茎植株自交后代高茎矮茎=51,故 F 中的抗病高茎植株进行自交,后代的性

    26、22状比例为 25551,C 项正确。F2 中抗病植株为 AA(1/3)、Aa(2/3),随机交配后代为AA(2/32/3=4/9)、Aa(22/31/3=4/9)、aa(1/31/3=1/9),抗病易感病=81;同理可推出,F 中高茎植株随机交配后代高茎矮茎=81,故 F 中的抗病高茎植株随机交配,后代22的性状比例为 64881,D 项错误。5.B 据题意可知 De 和 Df 对 d 完全显性,若 De 对 Df 共显性,H 对 h 完全显性,基因型为DedHh 和 DfdHh 雌雄个体交配,毛发颜色基因型有 DeDf、Ded、Dfd 和 dd 4 种,表型 4 种,毛发形状基因型有 HH

    27、、Hh 和 hh 3 种,表型 2 种,则 F1 有 42=8(种)表型,A 项错误;若 De对 Df 共显性,H 对 h 不完全显性,基因型为 DedHh 和 DfdHh 雌雄个体交配,毛发颜色基因型则有 DeDf、Ded、Dfd 和 dd 4 种,表型 4 种,毛发形状基因型有 HH、Hh 和 hh 3 种,表型3种,则 F1 有 43=12(种)表型,B 项正确;若 De 对 Df 不完全显性,H 对 h 完全显性,基因型为 DedHh 和 DfdHh 雌雄个体交配,毛发颜色基因型有 DeDf、Ded、Dfd 和 dd 4 种,表型 4 种,毛发形状基因型有 HH、Hh 和 hh 3 种

    28、,表型 2 种,则 F1 有 42=8(种)表型,C 项错误;若De 对 Df 完全显性,H 对 h 不完全显性,基因型为 DedHh 和 DfdHh 雌雄个体交配,毛发颜色基因型有 DeDf、Ded、Dfd 和 dd 4 种,表型 3 种,毛发形状基因型有 HH、Hh 和 hh 3 种,表型 3 种,则 F1 有 33=9(种)表型,D 项错误。613.B 若只研究茎高度的遗传,图示表型为高秆的个体的基因型为 DD 和 Dd,对应比例为2,所以纯合子的概率为 1/3,A 项错误;甲、乙两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基因型有2=6(种),表型有 22=4(种),B 项正确;对甲植株进行测交,得到的矮秆抗

    29、病个体基因型为 ddRr,是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C 项错误;根据分析,甲、乙两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DdRr 和 Ddrr,D 项错误。7.D 如果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或多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 项错误;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B 项错误;多对等位基因如果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 项错误;如果双杂合子的两对等位基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则子代的性状分离比可能不是 9331,D 项正确。8.D 乙个体(YYRr)自交,后代会出现 2 种表型,比例为 31,A 项错误;丁图个体有两对基因是杂合的,但这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

    30、上,不符合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B项错误;孟德尔用 YyRr 与 yyrr 测交,其子代分离比为 1111,这属于假说演绎的验证阶段,C 项错误;甲、乙、丙、丁中都至少含有一对等位基因,因此揭示基因分离定律时,可以选甲、乙、丙、丁为材料,D 项正确。9.D 18 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的第 18 号染色体有 3 条,而不是含有 3 个染色体组,A 项错误;18 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患儿患病的原因是染色体数目异常,B 项错误;近亲结婚会大大增加隐性遗传病在后代中的发病率,该病不属于隐性遗传病,C 项错误;该病的患者体内有 3 条第 18 号染色体,其形成原因可能是亲本的生殖细胞在

    31、减数分裂过程中,第 18 号染色体未正常分离,D 项正确。10.C 抽样调查时应兼顾地区差异等因素,以增大取样的随机性,A 项正确;减数分裂后期 21 号染色体未分离可导致配子中多一条 21 号染色体,该配子正常受精后,由该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患唐氏综合征(21 三体综合征),B 项正确;新生儿患唐氏综合征与母亲年龄有关,与父亲年龄也有关,C 项错误;由图表可知,35 岁以上孕妇生出唐氏患儿的概率较高,因此应加强 35 岁以上孕妇的产前诊断以降低唐氏综合征患儿出生率,D 项正确。11.B 图正常的双亲生出患病的女儿,故图所示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而红绿色盲属于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

    32、 项错误;图中患病双亲生出正常的孩子,为显性遗传病,且根据患病父亲的女儿都患病的倾向,可判断该病极有可能是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 D 佝偻病属于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因此图所示遗传病可能是抗维生素 D 佝偻病,B 项正确;图所示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 项错误;图中患病男子的儿子和孙子均患病,所示遗传病可能是伴 Y 染色体遗传病,D 项错误。12.B 21 三体综合征患者可能因多了一条 21 号染色体,多了一个 淀粉样蛋白基因而易患阿尔茨海默病,A 项正确;调查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需要在人群中进行随机调查,B 项错误;21 三体综合征患者的细

    33、胞内多了一条 21 号染色体,产生的原因是父亲或母亲的性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 21 号染色体未能正常分离,C 项正确;根据题意可知, 淀粉样蛋白代谢相关基因突变引起 淀粉样蛋白过度产生,导致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由此可知阿尔茨海默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D 项正确。13.D 由题意及系谱图可知,该病属于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7 是正常女性,其与正常男子结婚,子代全正常。-8 与正常女性结婚,X 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不会遗传给儿子,儿子表型正常。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之一是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14.B 由题意知,黑身雌蝇与灰身雄蝇杂交,F1 全为灰身,说明灰身对黑身是显

    34、性,灰身对应显性基因 B,A 项正确;根据题意,F2 表型与性别相关联,说明 R、r 位于 X 染色体上,根据 F 雄果蝇的比例可知,子一代雌性基因型是 BbXRXr,根据 F 雌果蝇的比例可知子一代22雄果蝇基因型是 BbXRY,则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BBXrY,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结合 F2 中雌果蝇中灰身黑身=31,雄果蝇中灰身黑身深黑身=611分析,灰身的基因型为 BBXRY、BbXRY、BBXrY 和 BbXrY,黑身的基因型为 bbXRY,深黑身的基因型为 bbXrY,则基因 R 没有使黑身果蝇体色加深的作用,B 项错误,C 项正确;子一代雌果蝇基因型是 BbXRX

    35、r,雄果蝇基因型是 BbXRY,则 F2 中灰身雌果蝇中杂合子的基因型为 BBXRXr、BbXRXR、BbXRXr,比例为 1/31/2+2/31/2+2/31/2=5/6,D 项正确。15.C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方式,是目前培育新品种的重要方法,还可用来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A 项正确;自交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的主要交配方式,自交也可用于确定某个个体的基因型,B 项正确;测交常用来检测某个个体的基因型,但不能用来确定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C 项错误;根据正反交实验结果是否一致可以推断控制性状的基因是细胞核基因还是细胞质基因,也可推断控制性状的基因是常染色体上的基

    36、因还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D 项正确。16.ABC 由图中 和 、 、 ,患病双亲生出正常女孩,可判断 FH 为常染色78678体显性遗传病,A 项正确。FH 为显性遗传病,该病患者的致病基因致少来自双亲之一,因此 FH 患者双亲中至少有一人为 FH 患者,B 项正确。由题干可知,纯合子患者在人群中出现的频率约 1/1 000 000,若用基因 A、a 表示控制 FH 相对性状的基因,则 AA=1/1 000000,A=1/1 000,a=999/1 000,则杂合子患者在人群中出现的频率约为=21/1 000999/1001/500,C 项正确。6 可能为纯合子也可能为杂合子,其患病基因由父母

    37、双方共同提0供或来自双亲之一,D 项错误。17.AC 甲豌豆(YyRr)与乙豌豆杂交,其后代四种表型的比例是 3311。而 331 可以分解成(31)(11),说明乙豌豆植株中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中,有一对为1杂合,另一对为隐性纯合,所以乙豌豆植株的基因型为 Yyrr 或 yyRr。18.CD 线粒体肌病属细胞质遗传(母系遗传),所以该夫妇所生子女都不患线粒体肌病,不会出现两病兼患的孩子,A 项与 B 项均错误;该夫妇所生子女都不患线粒体肌病,所生女儿不患红绿色盲,儿子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 1/2,所以建议他们生育女儿,如果妻子已怀孕,需对胎儿进行性别检测,若为男性,则还需进行基因检测,C、D

    38、 两项正确。19.AB 男性患者(XBY 或 B_)与正常女性(XbXb 或 bb)婚配,若基因在 X 染色体上,儿子的发病率为 0,若在常染色体上,儿子的发病率为 1 或 50%,A 项符合题意;对于伴 X 显性 遗传病,男性患者的女儿一定是患者,对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男性患者的女儿不一定患病,B 项符合题意;女性患者(XRX_或 B_)与正常男性(XbY 或 bb)婚配,当女性患者是纯合子时,无论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 X 染色体上,儿子均一定是患者;当该女性是杂合子时,无论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 X 染色体上,儿子患病的概率均为 1/2,C 项不符合题意;该女性患者与正常男性婚配,当该女性

    39、是纯合子时,无论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 X 染色体上,女儿发病率均为 100%,当该女性是杂合子时,无论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 X 染色体上,女儿的发病率均为 50%,D 项不符合题意。20.D 果蝇后代雌雄个体理论数量比应为 11,根据 F1 中雌雄个体数量比例为 21,可判断 1/2 的雄性个体死亡,即基因型为 X_Y 的子代会死亡,A 项错误;F1 中白眼的基因型为 X_Xr,B 项错误;F1 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 1/2XRXr、1/2X_Xr,雄性个体基因型为 XRY,雌雄个体杂交,后代红眼个体的比例为 5/7,C 项错误;F2 雄性个体中致死比例为1/21/2=1/4,因此 F2

    40、雌雄个体数量比为 43,D 项正确。21.答案:(1)有色鳞 AA()、Aa() (2)隐 DNA 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准确的进行(3)AA 基因型的雄性个体含有两个致死基因而死亡甲组取组子代中多个有色鳞雌性个体与无色鳞雄性个体测交,乙组取组子代中多个有色鳞雄性个体与无色鳞雌性个体测交,分别统计两组测交子代的有色鳞与无色鳞的分离比11解析:(1)通过杂交组合有色鳞亲本杂交后代出现无色鳞,因此无色鳞为隐性性状,有色鳞为显性性状;组合的雌性后代中有色鳞无色鳞=31,雄性后代有色鳞无色鳞=21,结合题干信息,有一对等位基因具有致死效应,但致死基因

    41、的表达会受性别的影响。可知,致死基因为隐性,可用 b 表示,且 Ab 在一条染色体上,杂交组合亲本都为AaBb,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有 AAbbaaBBAaBb=112,其中 AAbb 基因型的雄性致死。杂交组合有色鳞亲本杂交后代均为有色鳞,则亲本基因型为 AA()、Aa()。(2)结合杂交组合可知,致死基因为隐性。自然条件下,DNA 分子复制过程中突变率低的原因为 DNA 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准确的进行。(3)组合雄性的分离比例与雌性不同,原因就是 AA 基因型的雄性个体含两个致死基因 b 会出现致死的情况。欲设计实验证明 AA 基因型的个体

    42、在不同性别的群体中出现不同的致死效应,可以考虑正反交。甲组取组子代中多个有色鳞雌性个体与无色鳞雄性个体测交,乙组取组子代中多个有色鳞雄性个体与无色鳞雌性个体测交,分别统计两组测交子代的有色鳞与无色鳞的分离比。若假设正确,则甲、乙两组子代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 21、11。22.答案:(1)正常红眼雌蝇粗糙红眼雌蝇正常红眼雄蝇粗糙红眼雄蝇正常白眼雄蝇粗糙白眼雄蝇=221111(2)451/9(3)将其中一种粗糙眼果蝇分别与另外两种粗糙眼果蝇杂交,若两次杂交的子代均没有出现正常眼的果蝇,则该种粗糙眼果蝇为双隐性纯合的粗糙眼果蝇解析:(1)识图分析可知,仅考虑眼形,正常眼的基因型可表示为 A_B_,粗糙眼的基因型可表示为 A_bb、aaB_、aabb,粗糙红眼雌蝇与粗糙白眼雄蝇作亲本进行杂交,得到 F1 全为正常红眼;果蝇的眼色由位于 X 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D/d 决定,据此可推测出粗糙 红眼雌蝇与粗糙白眼雄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AAbbXDXD 和 aaBBXdY。若 A/a 和 B/b 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F 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到 F (不考虑变异),眼形的比例为正常12眼粗糙眼=11,眼色的比例为红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211,所以,F1 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到 F2 的表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微传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中考试生物单元质检卷(六)——孟德尔遗传定律与伴性遗传.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weizhuannet.com/p-2142569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微传网用户QQ群:732276833  微博官方号:微传网官方   知乎号:微传网

    Copyright© 2025 微传网 weizhuan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