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谈价值链会计视角下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do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谈价值链会计视角下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doc
- 资源描述:
-
1、 试谈价值链会计视角下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价值链会计视角下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价值链会计视角下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活动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一、引言价值链会计理论最早由阎达五教授于 2003 年提出,戴德明教授整理了阎达五教授的研究成果,从研究起点、动因、过程、框架和展望等方面归纳了价值链会计研究的理论范式,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价值链会计进行了更为深入和全面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对会计的认识可以概括为:价值链会计突破了原有会计主体概念的束缚,将会计管理的范围由单一企业扩大到了价值链。价值链会计的理论突破了原有成本管理的范
2、围,实现了价值链的整体增值。目前,关于价值链会计在企业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而且还出现了不少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的相关文献。但这些理论成果都是较为笼统地将价值链会计视角下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进行简单罗列,然后借助于各类量化研究的策略进行数据分析,这虽然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绩效,但却较难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完善方式和优化途径。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目前对于价值链会计的研究基本还停留在较为基础的水平,其研究内容依然显得较为零散。为解决这一理由,笔者拟同时引入平衡计分卡(BSC)和经济附加值(EVA)两个理论研究视角,对基于价值链会计的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进行类别概括、维度划分和互动机理分析等理
3、论推演工作。通过研究为价值链会计在企业绩效评价领域的应用提出一个较为明确的理论框架,同时为价值链会计和企业绩效评价二者在企业实践中的契合途径提供一个基本的实施方向。二、基于价值链会计理论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群设计价值链是指企业为客户提供满足其需求的产品或劳务过程中所发生一系列活动的组合。对于具体的企业经营实践而言,企业发展的各个时间阶段、各种业务类型和每种经营活动都将成为企业终端利润创造的价值,这些活动链条形成和企业增值的过程即为价值链。根据价值链的相关理论,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价值和利润的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大类:基本活动是指生产经营的实质性活动,即一般作用上的“生产经营环节”,包括
4、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五种职能活动,这些活动都与商品实体的加工流转直接相关。辅助活动是指既支持基本活动而且内部之间又相互支持的活动,包括企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四种活动,这里的技术和采购都是广义的,既可以包括生产性技术,也包括非生产性的开发管理,如决策技术、信息技术、计划技术;采购管理既包括生产原材料,也包括其他资源投入的管理。笔者邀请了若干位战略管理和会计学的专家学者,采用德尔菲法对基于价值链会计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和归纳,从价值链九种活动上概括出了具体的评价指标,其具体内容如图 1 所示。因篇幅所限,此处仅对价值链九种活动各自所
5、包含的指标群进行简单解释。(一)内部后勤层面 原材料输入活动效率指标和与上游合作伙伴协作活动效率指标分别从企业内部生产经营中原材料输入活动和外部前向供应商协调活动等两个方面解释价值链上内部后勤活动的效益和效率。这两个指标主要用于衡量与接收、存储和分配相关联的各种活动,如原材料搬运、仓储、库存制约、车辆调度和向供应商退货。(二)生产作业层面 产品合格率指标、产品生产周期指标、非增值作业率指标和非增值成本率指标分别从企业日常经营中产品达到标准的比例、产品完成所需时间、生产过程所实施作业的效率、生产过程中成本制约水平等四个方面解释价值链上生产作业活动的效益和效率。这四个指标主要用于衡量将投入转化为最
6、终产品形式相关的各种活动,如机械加工、包装、组装、设备维护、检测等。(三)外部后勤层面 产成品输出活动效率指标和与下游合作伙伴协作活动效率指标分别从企业产品与终价值链会计视角下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由.收集,如需论文可联系我们.端市场衔接效率和外部后向供应商协调活动等两个方面解释价值链上外部后勤活动的效益和效率。这两个指标主要用于衡量与集中、存储和将产品发送给买方有关的各种活动,如产成品库存管理、原材料搬运、送货车辆调度等。(四)市场营销层面 市场占有率指标、产业内业务成长速度指标和市场应变能力指标分别从产品占同类产品市场份额比例、同行业企业中业务成长的相对速度水平和产品对市场总体状况的适应
7、能力等三个方面解释价值链上市场营销活动的效益和效率。这三个指标主要用于衡量与提供买方购买产品的方式和引导它们进行购买相关的各种活动,如广告、促销、销售队伍、渠道建设等。(五)售后服务层面 顾客投诉率指标、准确交货率指标和成功解决投诉率指标分别从顾客投诉的次数相对水平、产品准确及时交付比率和企业成功解决顾客投诉比率等三个方面解释价值链上售后服务活动的效益和效率。这三个指标主要用于衡量与提供服务以增加或保持产品价值有关的各种活动,如安装、维修、培训、零部件供应等。(六)企业基础设施层面 企业文化的成熟度指标、企业基础管理的适合度指标和管理信息系统使用弹性指标分别从企业核心价值观建设情况、企业基本管
8、理制度健全情况和企业信息化制度完善情况等三个方面解释价值链上企业基础设施活动推动企业价值链基本活动增值的状况。这三个指标主要用于衡量支撑企业价值链条的企业基础制度,如会计制度、行政流程等。(七)人力资源管理层面 员工的知识水平指标、员工生产效率指标和员工流失率指标分别从企业核心员工知识储备水平的高低、核心员工能力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水平和核心员工流失水平等三个方面解释价值链上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推动企业价值链基本活动增值的状况。这三个指标主要用于衡量包括各种涉及所有类型人员的招聘、雇佣、培训、开发和酬劳等各种活动。人力资源管理不仅对基本和支持性活动起到辅助作用,而且支撑着整个价值链的运作。(八)技
9、术开发层面 研发项目成功率指标、新产品开发速度指标和新产品投资回报率指标分别从企业研发成功的项目占总研发项目比例、新产品数量占计划开发新产品数量比例和新产品上市成本回收能力等三个方面解释价值链上技术开发活动推动企业价值链基本活动增值的状况。这三个指标主要用于衡量包含技术成分的各项价值活动,具体包括技术诀窍、程序以及在工艺设备中所体现出来的技术。(九)采购层面 对供应商的满意度指标和企业采购活动效率指标分别从企业对供应商的综合满意度水平和供应商对企业购买商品活动的绩效水平等两个方面解释价值链上采购活动推动企业价值链基本活动增值的状况。这三个指标主要用于衡量购买用于企业价值链各种投入的活动,其中既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