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公因式法》教案1(鲁教版七年级下).do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提公因式法》教案1(鲁教版七年级下).doc
- 资源描述:
-
1、10.7 提公因式法教学目标(一 ) 知识技能让学生了解多项式公因式的意义,初步会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二 ) 能力训练要求通过找公因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三 )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又要培养大家合作交流意识教学重点能观察出多项式的公因式,并根据分配率把公因式提出来教学难点让学生识别多项式的公因式教学方法独立思考 -合作交流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算一算想一想议一议试一试做一做反馈练习学生反思第一环节 算一算活动内容:近年来,我国土地沙漠化问题严重,有 3 队 青年志愿者向沙漠宣战,组织了一次植树造林活动。每队都种树 37 行,其中一队种树 102 列,
2、二队种树 93 列,三队种树105 列,完成这次植树活动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学生回答: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所列式子的各项有相同的因数吗?活动目的:引入这一步的目的旨在让学生通过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因数分解)这一特殊算法,使学生通过类比的思想方法很自然地过渡到正确理解提公因式法的概念上,从而为提公因式法的掌握扫清障碍,同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效果:学生对于利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逆运算的方法很熟悉,能很快找到这个式子各项有的相同因数 37,在提出公因数 37 后,很快得出这一题的计算结果是 11100。第二环节 想一想将刚才的问题一般化,即将 37 用 m 代替,将其它三个不同的数分别用 a,
3、b,c 代替。则可表示为 ma+mb+mc=m(a+b+c),则可看出 m 是左边多项式 ma+mb+mc 的各项 ma、mb、mc 的一个公共的因式。活动内容:多项式 ab+ac 中,各项有相同的因式吗?多项式 x2+4x 呢?多项式mb2+nbb 呢?结论:多项式中各项都含有的相同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活动目的:在学生能顺利地寻找数的简便运算中的公因数之后,再深一步引导学生采用类比的方法由寻找相同的因数过渡到在多项式中寻找相同的因式教学效果:由于有了第一环节的铺垫,再从数过渡到式,学生能很快用类比的方法找到这些式子中相同的因式第三环节 议一议活动内容:多项式 2x2y+6x3y2
4、中各项的公因式是什么?结论:(1)各项系数是整数,系数的最大公约数是公因式的系数;(2)各项都含有的字母的最低次幂的积是公因式的字母部分;(3)公因式的系数与公因式字母部分的积是这个多项式的公因式活动目的:由于第二环节提供的几个多项式比较简单,不能反映公因式的全部特征,而通过本环节中寻找多项式 2x2y+6x3y2中各项的公因式,则可很顺利的归纳出确定多项式各项公因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初步归纳能力教学效果:每一个多项式都由两部分组成:系数部分与字母部分,因此,有必要将系数部分与字母部分分开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分别找出公因式的系数部分与字母部分,最后找到这个多项式的公因式在学生具备初步的判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