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共97张PPT).ppt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共97张PPT).ppt
- 资源描述:
-
1、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模式一: 分析意境型,模式二: 分析技巧型,模式三: 分析语言特色型,模式四: 炼字型,模式五: 一词领全诗型,模式六:诗歌形象,模式七:观点不同型,模式八:对比鉴赏型,模式一: 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2、提问变体:,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4、答题步骤:,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
2、、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意境:,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意象+意象=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示例1】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意象:,意境:,小楼深巷,静谧幽邃
3、,诗人客居临安的寂寞,春雨杏花,江南早春的气息,预告一个万紫千红的局面即将到来,寂寞的诗人躺在深巷小楼里,春天的脚步随着雨声来到深巷,进入小楼,给诗人带来一个不眠之夜,诗人设想明天早晨该能听到深巷传来的卖花声了,这两句构成的意境,其中有春天到来的喜悦,也有流光易逝的感喟。,【示例2】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意象:,意境:,一片月色,家家户户捣衣声浓郁的秋意,深切的思念。 秋风、玉关寒衣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境界阔大。秋风乍起,明月高悬,长安城笼在浓浓的月色之中。家家户户传出捣衣之声,那急促而凄凉的声音散布出浓郁的秋意,这寒衣是送给
4、戍守边关的亲人,声声寒砧都传递着对于边关的思念。,1、明确诗人创造意境的常用手法 A、触景生情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这首诗。,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都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 、 “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之静,并透露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B、寓情于景 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
5、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此词写普通农家的生活场景,除“谁家”的发问和“最喜”的流露,都是生活场景的描写,表面看来,作者没表示态度,但在生活场景的描写之中,寄有作者的思想感情,那就是,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这正是此词的意境所在。,C、以景托情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此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写“不尽”的“边愁”,结句以景托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片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意境壮阔而悲凉。,D、情景分列 蜀相 杜甫 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
6、音。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上半部分写景,画出了蜀相祠堂这一古庙的景象,下半部分抒情,对诸葛亮的远见和勤奋进行了讴歌,并惋惜其事业未竟。上、下部分虽分写景和情,但景与情是融合的。,E、直抒胸臆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此诗是登幽州台时所发出的慨叹,从这不满现状的呼声中,不仅可以领会出幽州台的氛围,而且也可觉察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因而,景虽略了,但意境很完美。,2、形成比较规范的答题模式。 (1)运用什么手法, (2)抓住什么意象,(形成和谐画面) (3)营造什么意境(气氛、氛围) (4)表达什
7、么情感。 3、了解形容意境特点的常用形容词 孤寂、凄凉、幽静、空灵、恬淡闲适、清新自然、安谧娴静、苍凉雄浑、旷远等,答题示例1:,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步骤一)。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8、。,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答题示例2:,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这幅枫桥夜泊图的情调是孤寂的,由月亮、乌鸦、寒霜、枫树、渔火、寒山寺和夜半钟声等诸多意象构成一种凄美的幽愁意境。,答题示例3
9、:,模式二: 分析技巧型,1、提问方式:,2、提问变体:,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A、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
10、,B、描写手法主要有: (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 (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 (3)对比。 (4)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琴 台 杜甫 茂陵多病后, 尚爱卓文君。 酒肆人间世, 琴台日暮云。 野花留宝靥, 蔓草见罗裙。 归凤求凰意, 寥寥不复闻。,C、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 (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
11、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 (2)比喻。 (3)拟人。 (4)夸张。 (5)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 (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常见修辞格表达效果,比喻、比拟: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增强了感染力。比喻用在议论中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易于理解,接受。 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夸张:引起丰富的联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双关: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生动活泼,含蓄曲折地表达微妙的神态和情思。 对偶: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美。 排比:增强语势,强化感情。
12、对比: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 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 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表达上增强艺术感染力。,4、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 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5、答题示例:,早 行 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参考答案,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
13、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模式三: 分析语言特色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诗歌语言风格常用 界定词语,清新 平淡 绚丽明快 含蓄 自然,能用来答语言风格的词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 华美绚丽、明白晓畅 多用口语、简练生动 婉约缠绵、委婉含蓄 雄浑豪放、慷慨悲凉,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答题步骤: (1)叙: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
14、2)析: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评: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语言风格题的思考方法,5、答题示例1:,春 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 “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 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叙:这首诗多用口语,自然流畅,朴实无华。析:一二名句“人道”、“侬道”,纯用口语,生活气息浓烈。 三四句用语夸张,想象奇特,焕发着积极浪漫主义的光彩,语言明朗率真
15、。评:诗人以浪漫主义的彩笔,驰骋丰富奇伟的想象,创造出雄伟壮阔的境界,读来使人精神振奋,胸襟开阔。,横江词(其一) 李白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猛风吹倒天门山,白浪高于瓦官阁。,答题示例2:本诗在语言运用方面有何特色?,模式四: 炼字型,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4、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