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产利器-5S、TPM.ppt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产利器-5S、TPM.ppt
- 资源描述:
-
1、,杨永波 北京中大万联科技有限公司 中南大学设备工程与管理研究所,管理创新 追求卓越TPM导论,介绍基于TPM的的概念、基本内容、实施和案例,内容简介,目的:希望TPM为企业带来管理创新,为企业创造效益,TPM概述,TPM实施核心,案例分享,一、TPM概念,50年代初,50-60年代,70-80年代,80-90年代,80年代中,80年代末,90年代后期,最近和将来发展,设备维修及其理论的发展历程,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传统设备管理体制存在的不足,维修资源组织模式,1、重检修,轻维护,轻管理,经常出现抢修设备的现象,经常造成设备
2、失修或过剩维修,设备维修费用过高。 2、检修与操作的业务职责不清,容易发生扯皮现象。 3、检修人员分散,检修人员多,检修任务不均,劳动生产率不高。 4、控制节点的责职重复,部门之间交叉严重,横向沟通障碍大,环节多,效率不高,发生问题时难以确认责职,传统设备管理体制存在的不足,1、基准不健全缺乏完善、规范的“点检基准”,“润滑基准”, “备件 储备定额”等基准(有些虽有,如点检基准、润滑基准等,但是不系统,不规范,不够准确),导致备件采购,设备检修等决策时依据不足,凭经验决策现象较普遍。 2、资料不全 ,使用不便图纸资料,“三大规程”,检修档案,备件更换纪录, 润滑纪录,设备运行纪录等讲起来都有
3、,实际上系统性不强,查阅、使用起来不够方便,基础性工作建设不够,传统设备管理体制存在的不足,1、信息孤岛较多; 2、该共享的信息不能共享; 3、导致工作汇报多,沟通困难,工作效率下降,信息孤岛限制决策和沟通,传统设备管理体制存在的不足,现代设备管理强调以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基础的设备状态控制管理。对重点设备要制定完善的设备状态控制点和状态控制基准;随时跟踪、评价和掌握设备的实时状态由计划预修逐步过渡到状态维修。,重点设备状态控制工作尚未步入良性轨道,传统设备管理体制存在不足,与市场竞争的需要和国际先进水平的要求相比较,设备管 理质量控制和某些技术手段,如点检检测仪表、状态监测 装置、检修质量
4、检验检测设备等还需要加强。,技术手段有待加强,1、一种科学的设备管理方法,是以点检为核心的全员设备管理体制。2、在设备管理活动中,点检人员借用一定的手段,按照制定的标准,定期、定点地对设备进行检查,准确掌握设备技术状态、设备故障的初期信息和劣化趋势,及时采取对策,将故障消灭在萌芽阶段,以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延长设备寿命。,TPM核心内涵,TPM目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综合监控监测系统,综合监控监测系统,满足企业设备管理业务处理的各项要求,实现业务流程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做到企业有关业务数据完整、准确、及时、安全、可靠。,业务层,管理层,决策层,综合监控监测系统,综合监控监测系统,以设备状
5、态控制、作业计划和进度控制、成本控制等相关控制为核心,在系统中合理实现业务流程的控制点,加强整个企业在业务上的监控职能,降低成本,强化集约管理,提高整个企业的管理及运作水平。,综合监控监测系统,综合监控监测系统,提供各管理层面决策所需的分析依据和评价体系,为有关决策提供可靠支持。,TPM概述,TPM实施核心,案例分享,1、建立以设备状态控制为核心的现代设备管理模式,一、运行管理,2、建立设备状态评估和状态控制体系,3、加强设备润滑管理,4、建立全面的设备缺陷管理体系,5、建立完善的设备事故管理体系,6、强化并规范设备技术资料及绩效管理,1)、体现重维护和以设备状态控制为中心的现代设备管理思想。
6、2)、真正做到将每台设备责任到人,实行设备的定人、定责和 定量管理。3)、有利于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和管理机构扁平化。4)、有利于维修资源向集中模式过渡,逐步过渡到状态维修。,1、建立以设备状态控制为核心的现代设备管理模式,点检的分类及实施,公司设备管理部门,专业点检员,设备使用车间,精密点检人员,设备岗位操作工,生产单位设备部门,1)、实现重点设备状态预警机制和评估体系。2)、确保重点设备安全、正常运行。3)、逐步实行状态维修体制。,2、建立设备状态评估和控制体系,系统组成示意图,某机组主监视图,日历史趋势曲线,报警事件查询列表,故障诊断结果,据有关专家统计60%以上的故障与设备润滑不良有关。强
7、化润滑“五定”管理的要求,避免润滑不良导致设备故障。1)、规范润滑工作,确保润滑“五定”严格 而规范地执行。2)、避免润滑不良导致设备故障的发生。3)、防止“跑、冒、滴、漏”,强化文明生产和防止浪费。,3、加强设备润滑管理,1)、形成设备缺陷群控体制,防患于未然。2)、加强设备状态跟踪。3)、为编制设备检修或改造计划提供借鉴和依据。,4、建立全面的设备缺陷管理体系,1)、形成事故管理闭环,强化事故管理。 2)、规范事故处理流程,做到事故处理规范、公开、公正。 3)、分析事故原因,寻求对策,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降低设备事故和故障率。,5、建立完善的设备事故管理体系,1)、加强设备管理基础建设,
8、确保有关资 料不丢失、不损坏,使用快捷方便。2)、全面掌握设备运行和管理状况,为改进和决策提供依据。,6、强化并规范设备 技术资料及绩效管理,1、推行维修工单制度 2、建立完善的外委检修控制闭环 3、推行以点检制为基础的维修计划申报制度 4、引入先进的检修质量和作业进度控制技术 5、建立完善的检修台帐和竣工资料管理制度。,二、维修管理,1)、形成维修作业控制闭环。2)、建立以工单为单元的成本核算制度。3)、规范作业内容和标准,形成并完善检修基准。,1、推行维修工单制度,1)、对外委检修,从立项、合同签订,到竣工验收,形成严密控制闭环。确保合理立项和检修质量。 2)、规范和完善外委检修的各种审批
9、制度。,2、建立完善的外委检修控制闭环,1)、发挥职员对现场设备熟悉和状态掌握的优势,增强维修计划的准确性。 2)、建立并完善设备的检修基准 。 3)、落实设备管理责任到人制度。,3、推行以点检制为基础的 维修计划申报制度,1)、保证检修质量。 2)、所有作业受控。,4、引入先进的检修质量和作业进度控制技术,项目管理 检修网络图、横道图/甘特图,对每一项检修项目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形成 完整检修项目档案和设备技术档案 。,5、建立完善的检修台帐和竣工资料管理制度,1、建立备件消耗规律统计模型,掌握备件采购周期 2、建立备件实时信息平台 3、建立重要备件质量控制体系 4、建立备件供方资信评估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