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中考物理重点知识点专项练习 机械运动.do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年中考物理重点知识点专项练习 机械运动.doc
- 资源描述:
-
1、1机械运动题一: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则其读数为_cm,其中准确值为_cm,估计值为_cm题二:如图所示为用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图中所示的分度值为_cm;测得木块长度的准确值是_;估计值是_,最后的读数为_。题三:刘磊同学四次测得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是 45.2mm、45.3mm、45.1mm、45.3mm,则他的测量结果应为()A45.2mm B45.22mm C45.225mm D45.3mm题四:某同学用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先后测量四次的结果分别是:5.35cm、5.33cm、5.34cm、5.31cm,则物体的长度应该取()A5.33cm B5.34cm C5.3
2、325cm D5.333cm题五:观察如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C甲车可能静止,乙车一定向左运动D甲车一定向右运动,乙车一定向左运动题六: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甲车和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乙车可能都向南运动B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C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D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题七:甲乙两车沿平直的公路通过同样的路程。甲车在前半段和后半段路程上分别以40km/h 和 50km/h 的速度行驶;乙车在前半段和后半段时
3、间内分别以 40km/h 和 50km/h 的速度行驶,则甲、乙两车在整个路段中的平均速度 v 甲 和 v 乙 的关系为()A v 甲 =v 乙 B v 甲 v 乙 C v 甲 v 乙 D无法判断题八:甲、乙两车沿平直公路通过同样的路程,甲车在前半段路程以 v1 = 40 km/h 的速度运动,后半段路程以 v2 = 60km/h 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 v1 = 40 km/h 的速2度运动,后半段时间以 v2 = 60km/h 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v 甲 =_km/h, v 乙 = _km/h题九: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
4、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错误的是()A在 010s 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快B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 100m 处相遇C在 10s20s 内,乙同学静止不动D在 010s 内,乙同学的速度为 10m/s题十:龟兔进行 10km 赛跑,兔子半路睡着了,它们比赛的“ s 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1)兔子在比赛过程中睡了_小时;(2)兔子在 0 至 8 小时内所跑路程为_km;(3)乌龟在整个赛程中做_运动;(4)乌龟在整个赛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km/h;(5)兔子睡觉过程中,乌龟爬的路程为_km题十一:河水中有 A、 B 两只船, A 在河水中某漂浮物上游 150m 处,
5、B 在该漂浮物下游150m 处,河水的流速为 1m/s,若两只船以相同的速度 4m/s(静水航速)去打捞所需时间分别为 tA和 tB的关系为()A tA tB B tA tB C tA=tB D无法判断题十二:一个木箱漂浮在河中,随平稳流动的河水向下游漂去,在木箱上游和木箱下游各有一条小船,两船到木箱距离相同,两船同时划向木箱,若两船在静水中划行的速度大小相同,那么()A两船同时到达木箱处 B上游小船先捞到木箱C下游的小船先捞到木箱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题十三:某自动扶梯用 20s 可将站立于梯上的人送上楼,扶梯不动时走上去要 30s,人沿运动的扶梯走上去需要时间()A50s B10s C12
6、s D20s题十四:某商场的自动扶梯在 0.5 分钟内,可以把站在扶梯上的顾客送到二楼。如果扶梯不动,人走上去需要 1.5 分钟,那么,当人沿着开动的自动扶梯走上去,需要的时间()A2 分钟 B1 分钟 C0.375 分钟 D0.5 分钟3题十五: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时出现的误差就是错误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C误差是由于操作错误造成的D利用精密仪器测量可消除误差题十六: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B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C误差其实就是错误D改进实验方法和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去测量长度,可以消除误差题十七:用图象
7、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规律,在下面的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_和_,表示物体静止状态的是_。题十八:如图是某汽车通过一平直公路时记录的 v t 图象,甲、乙、丙、丁四个过程中,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题十九:(多选)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B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运动速度越大C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长D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时间一定短题二十:由匀速直线运动公式 v= st可知,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A与路程成正比 B与时间成正比C随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与路程和时间无关题二十一:下雨天,小颖站在窗前看到对面人字
8、形屋面上雨水在不停地流淌。她想,雨水在屋面流淌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她提出了两种猜想:(1)雨水流淌的时间可能与雨水的质量有关;(2)雨水流淌的时间可能与屋面的倾角有关。猜想是否正确呢?为此,她设计了一个如图的装置(斜面光滑且较长,倾角 可调) ,用小球模拟雨滴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动:(1)保持斜面的倾角 不变,换用不同质量的小球,让它们分别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测出小球下滑的时间如表一。4小颖经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_。(2)不改变底边的长度,多次改变倾角。让同一小球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如图 2)测出每次下滑的时间如表二。小颖对上述数据进行了归纳分析,得出的结论是_。根据实验可知:为了减
9、少雨水在屋面上流淌的时间。在建造人字形屋面时,屋面的倾角应该以_为宜。但实际建造房屋时,屋面倾角通常小于这个角,其原因之一可能是_。表一质量 m/g 3 6 8 12 20时间 t/s 1.7 1.7 1.7 1.7 1.7表二倾角 / 15 30 45 60 75时间 t/s 1.9 1.6 1.2 1.6 1.9题二十二:小明和小亮在操场上玩耍时发现水平抛出的几个物体落地时间有差异,善于观察的他们想到水平抛出物体的这个“落地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思考讨论后他们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与抛出物体的质量有关;猜想二:与水平抛出的速度有关;猜想三:与水平抛出点的离地高度有关。为了验证以上猜想,
10、他们从探究实验室借来能控制发射速度的弹射器、两个质量不同的小钢球、刻度尺、电子秒表等实验器材,依照物理学习中的科学方法,在老师的帮助下按照如图所示的方法进行了实验探究,得到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实验序号钢球质量m/kg抛出点离地高度 h/m水平抛出的速度v/(m/s)落地时间t/s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 x/m1 10 2 1 0.64 0.642 20 2 1 0.64 0.643 10 2 2 0.64 1.284 10 4 2 0.91 1.82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实验序号为_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实验序号为_两组实验进行对比
11、分析;(3)为了验证猜想三,应选用实验序号为_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5(4)可以得出实验结论:水平抛出的钢球落地时间与_有关,与_和_无关。同时还可得出“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与_和_有关”的实验结论。6参考答案题一:1.30;1.3;0.00详解:图中的刻度尺 1cm 又分为 10 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 1mm;末端刻度值为7.30cm,木块的长度为 7.30cm6.00cm=1.30cm;其中最末一位数 0 为估读的数字,其余的为准确值,所以准确值为 1.3cm,估计值 0.00cm题二:0.1;2.7cm;0.08cm;2.78cm详解:(1)图中的刻度尺 1cm 又分为 10 个
展开阅读全文
